景点简介
白族三道茶,白族称它为“绍道兆”。这是一种宾主抒发感情,祝愿美好,并富于戏剧色彩的饮茶方式。喝三道茶,当初只是白族用来作为求学、学艺、经商、婚嫁时,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祝愿。应用范围已日益扩大,成了白族人民喜庆迎宾时的饮茶习俗。
偏居于西南一隅的南诏大理国,是一方崇尚佛教的乐土。南诏后期,佛教被奉为国教,寺庙众多,饮茶之风盛行,茶成为寺庙中日常饮用、佛事供奉、招待香客和游人的必备饮品。一时之间,民间争相效仿,使茶饮这一雅事在大理成为一种流行时尚。
岁月蹉跎,沧海桑田,茶饮在大理逐步发展完善,并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呈现,“三道茶”这一独特的茶道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三道茶”第一道为“苦 茶”,制作时,先将水烧开,由司茶者将一只小砂罐置于文火上烘烤。待罐烤热后,即取适量茶叶放入罐内,并不停地转动砂罐,使茶叶受热均匀,待罐内茶叶转 黄,茶香喷鼻,即注入已经烧沸的开水。少顷,主人将沸腾的茶水倾入茶盅,再用双手举盅献给客人。因此茶经烘烤、煮沸而成,看上去色如琥珀,闻起来焦香扑 鼻,喝下去滋味苦涩,通常只有半杯,一饮而尽。第二道茶,称之为“甜茶”。当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并在茶盅里放入少许 红糖、乳扇、桂皮等,这样沏成的茶,香甜可口。第三道茶是“回味茶”,其煮茶方法相同,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换成适量蜂蜜,少许炒米花,若干粒花椒,一撮 核桃仁,茶容量通常为六七分满。这杯茶,喝起来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无穷。
岁月蹉跎,沧海桑田,茶饮在大理逐步发展完善,并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呈现,“三道茶”这一独特的茶道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三道茶”第一道为“苦 茶”,制作时,先将水烧开,由司茶者将一只小砂罐置于文火上烘烤。待罐烤热后,即取适量茶叶放入罐内,并不停地转动砂罐,使茶叶受热均匀,待罐内茶叶转 黄,茶香喷鼻,即注入已经烧沸的开水。少顷,主人将沸腾的茶水倾入茶盅,再用双手举盅献给客人。因此茶经烘烤、煮沸而成,看上去色如琥珀,闻起来焦香扑 鼻,喝下去滋味苦涩,通常只有半杯,一饮而尽。第二道茶,称之为“甜茶”。当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并在茶盅里放入少许 红糖、乳扇、桂皮等,这样沏成的茶,香甜可口。第三道茶是“回味茶”,其煮茶方法相同,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换成适量蜂蜜,少许炒米花,若干粒花椒,一撮 核桃仁,茶容量通常为六七分满。这杯茶,喝起来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无穷。
“三道茶”寓意人生“一苦,二甜,三回味”的哲理,现已成为白族民间婚庆、节日、待客的茶礼。“三道茶”歌舞表演也成了大理旅游的保留节目。
纵观白族“三道茶”的传承发展,是佛教活动的兴盛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哲理亦暗合了佛家追求人格完善的境界。
景点位置与交通
____替换这里____
景区官网与更多阅读
大理旅游官网:http://www.dalitravel.gov.cn/
景区温馨提示
茶礼
以前一般由家中或族中长辈亲自司茶。如今,也有晚辈制作三道茶的。
头道茶泡成之后,主人会在将盛满茶汤的小瓷杯放在红漆木托盘里,然后依次敬给客人。敬茶时,主人先将茶柸双手齐眉举起,然后递给客人。客人双手接茶 时,说声“难为你”(即谢谢之意),主人回一句“不消难为”(意思是不必谢)。如果主人家的长辈也在座,客人必须将茶转敬给主人家的最长者。等到在座的人 都轮敬一遍以后,才可以品饮。喝头道茶时,客人应双手捧杯,必须一饮而尽。
一些地方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场合,三道茶要由盛装的童男童女敬献,而烤茶,斟茶的人,要由德高望重的老人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