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三场风格与形式迥异的当代艺术展,分别在铁像寺水街千高原艺术空间、麓山大道A4当代艺术中心和东郊记忆成都影像艺术中心开幕。三场展览分别以油画、多媒体和摄影形式,向观众诠释当代艺术内涵,带给观众立体的当代艺术体验。据悉,这些展览均向观众免费开放。
《熊宇——时间的节点》
用油画营造电子文化玄幻感
地点:千高原艺术空间
昨日,在铁像寺水街千高原艺术空间开幕的艺术家熊宇个展《熊宇——时间的节点》,也是千高原艺术空间搬迁后的首展。展览让观众看到一位年轻当代油画家的探索与思考。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在这个三层崭新空间里,展览为观众呈现了艺术家熊宇近三年创作的20余幅作品。作品中各式大眼睛卡通人物,既让观众感到亲切,又觉得不可捉摸。酷酷的色彩、优雅的造型、银白的头发、炫目冷酷的服装……画面充满电子文化玄幻感。业内人士评价道,熊宇作的绘画体现了70后一代人许多特征,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在近观与冥想之间、在自我与他者之间,熊宇的艺术构建了一个属于自我的世界。
作为一名经历了10年学院训练的艺术家,熊宇拥有深厚的古典主义绘画背景。谈到他新近的绘画作品时,他谈到对欧洲古典绘画的理解和借鉴——古典气韵,但不陷入古典绘画僵硬格局。当现场有观众向熊宇请教如何欣赏这些作品,他谦虚地解答说,新作延续他过去作品的舞台情境氛围,但却让舞台视觉洋溢着呼吸感。同时,他也希望画中的人物和画外的自己都处于安静状态,通过彼此在画布上的实质性接触,“把灵魂灌注在人物身上。”他强调说,他创作时,不再只是沉浸在画面所表达的情绪中,而是开始反思和总结,正如这个展览中的代表作品《无尽的旅程》,他说,“《无尽的旅程》画面处理使用了更多的松动笔触,同时在标题上延续过去的卡通意味和少年式哲思,重要的在于,他开始用不同的画面处理相同的内容,带给观众更多思考空间。”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10日。
“A4青年艺术家实验季”
艺术家呈现跨媒体作品
地点:A4当代艺术中心
“A4青年艺术家实验季”至今已持续三年。昨日,该项目今年第一回展在A4当代艺术中心开幕。此次项目邀请来自北京、 成都、重庆等地的石玩玩、马占冬、辛云鹏、毛竹、D-D跨媒体艺术小组5位(组)艺术家(小组)参加。展览现场分别呈现他们各自的多媒体新作品。
与以往当代艺术展最大的不同,就是这些艺术家创作的当代艺术作品很多属于“非典型”类别,如“文学故事性”绘画创作、结合装置作品与观众共同完成的行为艺术等,多媒体混搭效果让观众大开眼界。记者走入展厅,第一组作品就让人兴趣十足。这组名为《望京少年》的作品,除墙上的布面油画肖像作品外,还包括一组“声音证据”。据展览策展人李杰介绍,这些油画中的人物并非画家石玩玩亲眼所见,画中人物是一个生活在北京望京片区的少年。画家通过采访十多位见过这个少年的居民,还原出少年模样。“观众可以在看画同时,听到居民对画中人物的语言描述。”李杰说 ,艺术家这样做,是试图打开绘画单向表达和逆向阅读方式,让绘画从一开始就变得开放。记者在展览上还发现,成长于四川的艺术家马占冬也为观众带来几部跟随拍摄“小人物”的纪录片。其中,作品《五月一天》还曾获香港华语纪录片电影节2011年最佳纪录片奖。据悉,本次展览将一直持续至8月24日,免费对公众开放。
《李杰摄影展——海上》
川籍摄影家用图片讲述海上故事
地点:成都影像艺术中心
昨日,“李杰摄影展——海上”暨《海上》摄影画册首发仪式,在东郊记忆成都影像艺术中心举行。此次当代摄影展览中,川籍著名摄影家李杰用极平实的摄影语言,带给观众极大视觉冲击。摄影画册《海上》昨日也正式面市。展览将持续至7月20日。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以海为主题的照片与一般风光照全然不同,黑白照片记录着很多靠海而生的人物的故事。100余张作品是李杰近三年来多次往返马来西亚东部一片海域的成果。作品中,宁静的海面、当地居民贫穷的生活、简单的快乐,淡淡的忧伤和感动扑面而来。与李杰以往强大的外向型叙事功力不同,此次整个摄影创作充满实验性,作品尽可能地低调内敛,更多注重内心对话。
“我是在一次旅行中偶然见到这片海域,看到人们这种生活状态,内心产生非常强烈的共鸣。 ”李杰告诉记者,自己长时间生活在浮躁而喧嚣的世界,这片海和这里的人开始让他自省,因此,李杰3年来8次来到照片中的海域,“每次我都要待20多天,虽然每次来回都要转机8次,因为安检原因还无法使用胶片拍摄,但我还是想用自己的镜头记录这里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