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有21个友好城市,32个友好关系城市,你知道成都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国际“姐妹”都在哪里吗?成都被称作“中国领馆第三城”,到目前已拥有10个外国领事馆,你知道分别是哪些国家吗?
截至目前,有29位外国友人成为成都荣誉市民,这其中既有驻华使节、友城市长等政界人士,也有世界500强企业高管等商界精英,还有致力于各领域交流的专家学者,你想知道他们与成都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和感情吗?
记者昨日从市政府外办获悉,作为我市国际化形象载体的成都国际友城馆从7月1日起正式开放,每天10点至17点期间,市民可免费参观,从中了解成都这些年国际交往的故事。
原政府办公区 “变身”成都友城窗口
成都国际友城馆位于城市地理中心——天府广场西北角,原来的市政府第一办公区。2011年3月,成都市拟对其进行改造,临街的保留建筑将作何用途,成为广大市民关注的话题。成都市规划委员会就该区域改造后的用途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经过一个多月的投票,多达70%以上市民赞成作为国际交流使用,最终市政府顺应民意,采纳这一意见,为成都市民在“家门口”辟建了一个了解世界、认识友城的窗口,成都国际友城馆应运而生。 成都国际友城馆以交流大事记、友城介绍、外事礼品、影像资料等多样化方式,通过一件件饱含着历史记忆的老物品、一张张流淌着岁月沧桑的老照片、一座座承载着城市荣耀的奖杯奖牌,真实地再现了成都改革开放30余年融入世界的发展历程,生动地展示了成都国际交流的每一个坚实脚印。
加上成都国际友城馆原本是一座苏式风格建筑,庄重、大气,改造成成都国际友城馆后,其外部形象与展示内容相得益彰。久居成都的英国人路易斯在参观后说:“展厅优雅宁静,配合西洋风格的建筑和小巧的房间格局,氛围特别好,与国外的著名博物馆很相似。”
营销城市形象 提升成都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今天的成都,以开放、自信、包容的姿态迎接四海来宾,在城市的中心广场建设国际交流主题展馆,在全国来说,都属首例。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李小林、中国国际友城联合会秘书长李利国对国际友城馆“创意”均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具有“时代意识”、“示范效应”,并将此作为向成都颁发友城战略发展奖、国际友城交流合作奖的重要考量。
成都国际友城馆不仅开辟了一扇让成都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了解国际友城的窗口,同时还将打造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专门为学生设计一套解说词。对外宾来说,参观成都国际友城馆也令他们十分感慨。韩国金泉市市长朴宝生说:“这样的形式非常好。”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市副市长苏奇科夫·亚历山大感叹:“这是一个生动的展示,给我们以启示,回去后伏尔加格勒也要建立这么一个馆。”
在外宾眼中,成都国际友城馆无疑已经成为成都城市营销的传播平台,将外宾们对成都国际化的抽象、零碎的感觉汇聚成形象、整体的概念,有力地推广了成都国际形象,加深了人与人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相互沟通,提高了成都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温馨提醒 团体参观成都国际友城馆要提前预约哦
平时看上去就是一朵很大的郁金香花,而展开以后,就成为一个可爱的凳子可供休息使用——这是成都的“姐妹”城市马斯特里赫特市费尽周折从荷兰空运送来的礼物。银器、陶瓷、木偶、胸针……在成都国际友城馆里,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记者从市政府外办获悉,成都国际友城馆每天10点至17点开放,每周二闭馆休息。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20人以上团体参观成都国际友城馆需要提前预约(预约电话028-86635280)。
从7月1日起即将正式对外开放的国际友城馆展厅面积1102.7平方米,展馆以“开放的成都”为主题,以区域划分为布局,内设主厅、欧洲厅、美洲厅、亚洲厅、大洋洲厅、非洲厅六大展厅,馆内选用绘画、书籍、服饰、雕塑、民族乐器等各类外事礼品10余类、140余件。随着成都国际化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领馆、友城、国际机构数量的逐步增多,展出内容还将不断充实、完善。
今后,市政府外办还将组织力量对所有展品的历史文化背景都进行发掘,整理出展品背后的故事和文化根源,努力提升展馆的历史文化内涵,力争将国际友城馆建设成为我市对外开放的“展示厅”、国际交流的“会客室”、市民走出国门的“加油站”、青少年国际化意识的“启蒙班”,为成都国际化城市建设提供新的动力,为提升市民国际交往能力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