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每年农历三四月,桃花盛开。对中国人而言,赏桃花是一件浪漫的事情,而在大连有一个地方,不但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桃花,而且还可以采摘桃子,品尝桃子的美味。这个地方在普兰店市的城子坦,是一个有着70余处文化遗存达的古镇。日前,记者前往采访探营。
数千亩桃花正盛开
记者在城子坦镇采访时发现,这里的陆地桃子颇成规模。城子坦镇果蔬站站长宋家富告诉记者:“目前,镇里有陆地桃子数千亩。”据其介绍,城子坦镇一直有种桃子的习惯,多年前,因为桃子的价格低,销路出现了问题,很多果农砍伐了桃树种起了玉米,“后来,大家开始种植棚桃,城子坦的桃子声名远扬。我们发现,陆地桃价格也高了,销路也高了,这几年,很多人开始种植陆地桃子了。”
记者在201国道城子坦境内发现,国道两侧是成片的桃林,枝杈上的花骨朵分外显眼,正含苞欲放。当地果农告诉记者,往年,五一期间,桃花就能陆续开放,但今年的春天来得晚一些,过完五一,向阳暖和的地方,才有桃花盛开,而再过几天,将迎来大规模的桃花盛开。
宋家富对记者说:“有的果农一家就有过百亩的陆地桃树,桃树连成片,花开时节,国道两侧是花的海洋,而汽车从201国道中行使,就好像在花海穿行,特别浪漫。”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桃林里喜长苦菜、荠菜之类的野菜,也是成片蔓延。前往的游客不妨随身携带个小铲子,赏花之外,还能采摘不少新鲜的野菜。
数千个大棚待采摘
在城子坦镇的董屯,记者则看到,鲜红的桃子已经挂满枝头,当然,这都是棚桃。
城子坦镇果蔬站站长宋家富介绍说,棚桃分暖棚和冷棚两种:“过完春节之后,暖棚桃开始上市,现在,暖棚桃进入扫尾阶段,而冷棚桃则进入成熟期。”
记者在鲁国全的冷棚里发现,桃子已经成熟,随时可以采摘,鲁国全告诉记者,自己有四个棚:“两个冷棚、两个暖棚,暖棚的桃子快采完了,而两个冷棚一个在去年提前催眠了,现在可以采摘,另外一个,由于没有提前催眠,估计得5月中旬采摘。”
据其介绍,冷棚的桃子可以采摘到6月:“客户来包棚的话,价格是七八元一市斤,而冷棚则是四五元一市斤。虽然价格有这么大的差异,但暖棚的产量比较低,比较来说,冷棚的效益更好一些,因为一个50米长的冷棚能产8000斤左右,而同样大小的暖棚的产量在3000多斤。”
宋家富告诉记者,冷棚里的桃子采摘结束前,当地就会有一种名叫“五月红”的桃子成熟:“可以说,城子坦镇一年四季都有桃子吃,最晚的是绿化9,11月份的时候依旧有果。”
据了解,棚桃主要品种中油4、中油5以及126等品种:“有黄瓤和白瓤之分。”宋家富说,在董屯、郑沟和老古等村,都有棚桃可采摘。
千米老街 百年韵味
城子坦镇有条老街,叫春满街,数千米的老街上,依然可见当年的老药房、绸缎庄,甚至还有大烟馆的影子,原貌依旧,走在街上,就仿佛又回到了百年前。
据了解,春满街是辽宁地区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历史特色街区,该镇宣传委员崔永龙介绍说:“春满街上的三清观,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保持了清代建筑风格;春满街南的小丘陵上的归服堡为明代遗址,现仅存部分夯土墙,高约1.4米。‘归服堡’石门额长0.9米、宽0.6米,材质为石英黄岩,单线阴刻‘归服堡’三字,现保存于‘三清观’院内。”崔永龙说:“当初,这条街不叫春满街,而是叫鱼市街,历史上因有渔港码头和鱼贩子而得名,1961年,为纪念在鱼市街吊桥河中抢救两名落水儿童而光荣牺牲的驻地某部排长郑春满烈士,才改名为‘春满街’。”
老街建于1905年,原长2000余米,现在留存下来的有1000余米,房屋建筑580间,住户188户:“这条老街是日本人组织当地人和外来劳工劈山挖土修建成的。据日本人在《关东州事情》中记载,每年初冬,数十艘能装百石上下的帆船停泊在老街附近河边,因此,河岸周边相继出现杂货店、饭馆和旅店等。到1920年,这里发展成埠头,店铺并脊连檐,生意兴隆。这条街,当初是相当繁华,有300多家商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