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星飘落的雪花落在松间,冉冉升腾的白雾恍如世外桃源。本市一家大型温泉酒店室外温泉池里,李女士惬意地泡在温泉中,让疲惫的身心彻底放松。然而,愉快的时间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浴巾分不出了主人;喊了服务员半个多小时,但还是没到;一对情侣为了躲避人满为患的餐厅,在温泉池里啃上了鸡爪……李女士在穿上不知是谁的拖鞋之后,却发现在这家温泉酒店除了温泉池无处可呆,满怀希望的温泉之旅却留下了遗憾。李女士的遭遇春节期间在本市多家温泉酒店时有发生。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本市温泉旅游项目建设全面“沸腾”,温泉旅游成为本市旅游增长新亮点。但普通游客洗温泉的价格越来越高端,温泉酒店服务细节却尚欠火候。
高峰时期服务跟不上
近年来,大连充分利用温泉资源丰富的优势,着重推进5个省级温泉旅游度假区、12个省级温泉小镇建设,温泉旅游产业建设规模、项目体量以及接待能力成倍增长。“东北亚滨海温泉旅游名城”正在成为大连的另一个旅游品牌。
大连迅速壮大的温泉旅游产业规模,其消费拉动效果开始显现,温泉旅游成为游客和市民今年春节假日旅游首选。 7天里,全市共接待温泉游客11.41万人次,同比增长5.75%,温泉门票收入1902万元,同比增长22.96%。但与爆满游客相对应的是,温泉服务却颇受诟病。“大连温泉硬件设施不错,人一多,服务就跟不上了,想要喝杯水,半天也没服务员过来。”从上海来连度假泡温泉的黄先生说。
安波一家温泉酒店的营销负责人孙先生告诉记者,春节期间该酒店都在超负荷运转,来泡温泉的人数远远超出预期。“平时各方面的服务还可以,消费者也比较满意,但是遇到春节这样的长假,就完全超过我们的接待能力了。 ”孙先生说。
近几年来,本市新建的温泉酒店硬件建设标准普遍较高,宫廷风格、日式风格、欧式风格等都有出现,一些温泉酒店甚至参照了五星级酒店的标准进行建造,但是应对游客剧增的有效措施却十分匮乏。一些温泉酒店不舍得“拒客”,即使两人一个放衣柜仍然让客人源源不断地涌入;有的温泉酒店配套准备不足,浴巾、拖鞋等即时物品缺乏;有的温泉酒店服务人员较少,服务水平不高,服务环节连接不畅,饭菜、茶水等质量不高。
大连高端温泉酒店即使是五星级的,在细节服务上也尚欠火候。大连一家旅行社负责人说,本市目前的高端温泉项目,他几乎都亲自体验过,但与南方城市相比,还需雕琢细节服务,才能叫响品牌。
洗温泉价格节节攀升
与服务“偏软”相比,温泉酒店的价格却节节攀升。大连市一些大型温泉度假地的温泉洗浴票价普遍过高,把客源定位在高档市场。记者从本市多家旅行社了解到,温泉酒店的价格目前正处于上升阶段,一些中档以上温泉酒店的门票几乎都在百元以上,一些温泉酒店更是打出了288、388元门票的宣传广告。加上吃饭、喝茶等消费,一家三口的最低消费也要在千元左右。
此外,本市目前在建的亿元以上温泉项目30多个,其中10亿元以上的温泉项目14个。本市一家温泉酒店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温泉项目大都面向高端消费的“小众化”市场,门票价格在每人200元甚至更高,住宿的话最少每人也要200元以上,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相当吃力。
事实上,目前本市温泉高、中、低档都有,低档的价格每人从几十元到100多元都有(包括门票和住宿),但低档温泉酒店由于开发时间较早,大多设施陈旧、卫生条件不尽如人意,难以成为百姓的选择。普通消费者只能在“高端”与“不泡”之间选择。
日本热海温泉历史悠久,代表着日本温泉发展的历史。热海国际经济交流会理事长鹈泽精一建议,大连发展温泉旅游,建设温泉项目不一定都要搞大型项目,可以多样化,设计多种温泉旅游产品。“旅游团队喜爱规模大的豪华温泉酒店,而自由行、家族游的客人则青睐具有温泉文化特征的小型温泉旅馆。 ”鹈泽精一说。
鹈泽精一说,从长远来看,温泉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应该更多地依赖于中等收入阶层,并且兼顾部分低收入人群。
温泉旅游的几个不足
【1】 接待能力欠缺:一些温泉酒店即使两人一个放衣柜仍然让客人源源不断地涌入;有的配套准备不足,浴巾、拖鞋等即时物品缺乏;有的服务人员较少,服务水平不高,服务环节连接不畅。
【2】 高档多低档少:大都面向高端消费的 “小众化”市场,门票价格在每人200元甚至更高,住宿的话最少每人也要200元以上,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相当吃力。
【3】 缺少差异化:许多温泉从建筑到室内的装饰与装修,到洗浴、住宿、餐饮、休闲用品和用具千篇一律,缺少特色与文化内涵,温泉的开发内容大同小异,包括露天温泉、室内游泳馆、温泉旅馆等相同定位,缺乏创新。
在进行大规模、高等级温泉
建设的同时,也应该建设一些档次较低,但配套设施齐全、服务优良的温泉沐浴休闲场所。不同等级、规模温泉休闲场所的交叉经营,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旅游者,同时也能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热海国际经济交流会理事长鹈泽精一
高端温泉产品同质化
高先生一家打算这个周末去泡温泉,不知道去哪家比较好。“感觉都差不多,没有特色鲜明点儿的。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到,洗温泉并非只是“泡个澡”,还想体验温泉旅游特色产品。本市一些高端温泉项目缺少差异化,常去温泉游的游客可能都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许多温泉从建筑到室内的装饰与装修,到洗浴、住宿、餐饮、休闲用品和用具千篇一律,缺少特色与文化内涵,温泉的开发内容大同小异,包括露天温泉、室内游泳馆、温泉旅馆等相同定位,缺乏创新。
即使有一些温泉提出了所谓的“文化理念”,也只是标注了咖啡温泉、精油温泉等,但对于温泉知识、当地传统温泉文化、选址原因等游客需要的信息知识极少涉及,而温泉中各种微量元素介绍更是让并非化学家的普通游客一头雾水。
记者了解到,目前,大连温泉度假的旅游产品还比较单一,大多局限于洗浴、游泳等功能方面,而休闲、健身、观光、科普等产品还很不到位。在产品设计上还未深层次挖掘大连的地方文化,未能很好地整合温泉资源和地域文化资源。同时,在主要的活动内容中基本上都是“温泉+滑雪”或“温泉+农家乐”等模式,个性化和品牌化欠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