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来临,新春的祝福似乎并没有赋予一些出境游客玉兔的“温良恭俭让”,而是屡逞“虎威”,频频动手,上演“全武行”,使国人蒙羞。
先是大年初三,在香港出现了导游与游客互殴事件;然后大年初四,在台湾阿里山出现了两个大陆旅游团为排队而争抢,混乱场面被人拍下并上传网络;接着大年初六下午,同样是在阿里山,来自福建和山西的两个旅游团为搭乘小火车发生推挤,演出了“咬断手指”的闹剧;再就是正月十二,一个辽宁旅游团因不满导游迟到而殴打一名澳门导游,引来上百名导游围堵抗议。
这些年,某些中国游客的种种不文明、不礼貌行为屡受外界诟病,诸如随便插队、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大声喧哗以及随处刻下某某某到此一游的印记。致使一些国家在热切期盼出手阔绰的中国游客到来的同时,又在中国人出没的场合贴上“请勿插队”、“请勿吸烟”、“请勿随地吐痰”、“请勿大声喧哗”的中文标识。在一些饭店,甚至悬挂着“中国人,便后请冲水”、“请勿带走饭店物品”等明显有辱人格的中文警示牌。
如果说不守秩序、不讲卫生只是不文明的表现,动手打人则是近乎野蛮的行为了。应该说,随着中国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中国游客的文明素质也比过去有了明显提高,但为什么还会出现过去从未发生过的游客与导游互殴、游客之间互殴的事件呢?这背后传递的信息值得我们警惕:
一方面,反映出有钱特别是暴富后形成的骄狂心态。过去受穷,被别人瞧不起,现在有钱了,总想撒撒气。一旦碰上不顺心的事,轻则恶语相向,重则挥拳伤人。一些中国游客在国外张扬扫货,一味购买奢侈品的非理性消费行为,实际也是骄狂心态的反映。对这种不健康的社会心理,如不加强疏导,不但影响中国的形象,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
另一方面,反映出国民基本素质和法制观念的缺失。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不随便插队、不打人骂人等等,这些都是对上幼儿园孩子的基本要求,可我们好多成人却做不到。现在亟待补上这一课,广泛开展国民素质教育,从养成这些最基本的良好习惯做起。不要小看这些习惯,如果每一个国民都能做到,我们国家的文明水平就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目前,中国公民出境游正呈井喷之势,在过去的一年里出境旅游人数增长超过20%,达到5739万人次。随着越来越多的国人出境旅游,一批又一批的中国游客已成为当地民众了解和认识当代中国最直观的对象。中国游客的一举一动,都会在当地引起强烈的关注和反响。因此,作为国人,只要你走出国门,就要谨记:“我是中国人!”你的一举一动,不仅代表你个人,也代表着中国。你向世界展示的,应该是一个文明大国国民的形象。
出处:人民日报海外版
相关内容推荐:历数问题跟团游游客几大“罪状”